不溜须不拍马,HIFI标准评测小米头戴耳机
-序言
有幸成为小米头戴耳机的第二轮公测用户,但本着做人的原则,本文不溜须,不拍马,有一说一,尽量用语言描述出真实的听感.本人并非专业人士,只是从07年喜欢上了高保真就是所谓的HIFI,先后为某耳放品牌做过两次样机以及调音.自己做过一些自用设备.本人自用的解决方案是PC+DAC+耳房+HD600,由于本次测试期间主力耳机(HD600)在朋友那里进行一款新耳放的调音,没有加入对比,只能凭借这记忆进行对比.如有出入请见谅.而我就不进行"静物拍摄大赛"了.喜欢看美图的,请您移步到他贴.本文至针对耳机音感进行评测.
第一章 设备简介
本次使用解决方案为PC+DAC+耳房
PC电脑
使用一款上网本,操作系统为WIN10技术预览版,经过对音频部分深度优化.播放软件为FOOBAR2000 1.3.7 ASIO解码器.为了音乐的最大限度还原,未启用任何DSP.之所以使用这款电脑.一是废物利用.二是笔记本使用电池时可以避免电源对音频的干扰.
DAC解码器
此款DAC是一款成品,AD1955+PCM2704的解决方案,这两个的解码芯片虽然是入门级的但是电路设计还可以,还原好声音.
耳放
第一个耳放是我很早以前自己做的一个试验品,
1.仿歌德RA1部分,供电系统环牛+双路甲类稳压
2.仿音乐传真猪仔的胆缓冲.这个只是用来润色,0增益.音乐通过电子管获得电子管独有音色.
特点.150OM以下的耳机以中音低音为主,加上胆缓冲后.声音加以暖色.用来欣赏普通流行音乐,歌特音乐.以及古筝等.
此款是我以前为某产品进行定型调音.俄罗斯的6H6N+12AX7W.声音甜美.暖色调为主,大动态.高音圆润,中音甜美,低音下沉力度稍有不足,但有力道.此款用于推高阻抗耳机.欣赏大动态的交响乐.和甜美的人声(蔡琴,赵鹏,邓丽君)
此款耳房为我随身耳放.之所以喜欢此款是因为他的设计,首先电源使用了12V锂电池直供的方式.避免了多数所用DC-DC升压电路对音频放大的干扰,其次使用的是纯甲类的电路,1W的推动力,这样使得当我使用像HD600这样的高阻抗耳机的时候也能获得充沛的推动力和动态效果.而对于150以下的耳机虽然推力富裕,但是甲类电路近似于电子管的暖音来听人生.让我情有独钟.
对比耳机
魔声灵动(此款耳机说的都是泪....别人送的.....并且不便宜...并且声音...)
小米头戴 本次评测主角
小米耳塞1/2 本人外出时候的最爱.好音质好隔音.好便宜.....
在我胆耳放上面的是 Superlux 660 监听入门级的入门级,声音一般但是声音定位很准.用来耳放调音
还有像神马MX500 INEAR 铁三角一些的都在床底吃灰...就不一一对比了
第二章 音乐选择
音乐使用无损,700K以上的编码率.
赵鹏 外婆家的澎湖湾/南屏晚钟
蔡琴 渡口/南屏晚钟
邓丽君 甜蜜蜜/小城故事
贝多芬 Allegro assai
希特勒名单 低音大提琴
李娜 清早高原
维塔斯 opera2
李姆斯基-柯萨柯夫 野蜂飞舞
此次所选的音乐都是至少听了几年的音乐.
1是心里对这些音乐的音色在不同耳放不同耳机上心里有数.
2.这些是我喜欢的
第三章 试听
试听方法
使用每个对比耳机试听一曲后记录听感,进行下一曲的试听.歌曲试听完毕后更换耳放.但为了大家方便阅读对比,我进过整理后按歌曲测试类型.把在主角耳机在某款推动下的不足或优异进行综合描述.
1. 低音测试
赵鹏 外婆家的澎湖湾,南屏晚钟
希特勒名单 低音大提琴
选用了人称人声低音炮之称的赵鹏所翻唱的歌曲.以及低音杀手的低音大提琴.主要考察耳机的低音表现
小米头戴没有太突出的表现,在各耳房推动下表现平平.但是小米耳塞2在随身推动下让我吃惊了一下.低音下潜力比手机推动更为有力.而小米头戴在低音下潜力上表现不尽人意,下潜无力.就像用力出拳却打在了棉花上.并且低音部分有些混沌.我估计可能还是未经过完全煲机所造成,期待后续表现.
2. 中音测试
蔡琴 渡口,南屏晚钟
邓丽君 甜蜜蜜,小城故事
本段测试选用了华语歌坛的神话:邓丽君,以及被誉为常青树的蔡琴,考究耳机的中音表现.
在中音测试中小米耳机表现还数不错.声音点到即止,不拖沓.但是我也发现了一个问题在后面总结会提出.而在胆耳房中的表现已经让大吃一惊.音乐的甜美被表现的很好.我没用淋漓尽致的原因是因为他和HD600 还有很大差距,但是比魔声和其他同门耳机却要好得多.而试听过的AKG的701 还是可一比的.
3. 高音测试
李娜 清早高原
维塔斯 opera2
这两曲的选用毋庸置疑吧.一个海豚音.一个珠穆拉玛峰...俩高处不胜寒啊.而我试听过的耳机很大一部分在此夭折...
两曲高音测试众望所归.又秒杀掉小米全部耳机.魔声也难逃厄运.而让我吃惊的是...我那个调音耳机比起其他耳机高音却圆润感无比.
我首先试听的是李娜的青藏高原.小米头戴在前部分都还好.但是在最后那句绝唱."那就是青藏高原"..我已听出高音部分已经出现不太明显的毛刺感.接下来开始测试海豚音的歌剧2.这次直接让我崩溃了.在第一个高潮的时候我就把耳机摘掉.高音部分明显的粗糙不堪.毛刺感顿觉.耳朵已经感觉这不是音乐.而是噪声.于是我测试了其他手头上的耳机.小米耳塞1,2.魔声灵动.全部败下阵来....看来海豚音还是秒杀了一切.而让我吃惊的是入门级的SPHD660 却在各个耳放推动中顽强的坚挺了下来.高音毛刺感不但明显比其他的要小,而且还有了些许圆润感.这个让我以外吃惊.因为此款耳机虽然是高阻,单价为不过200多点....而且 我没对此耳机进行过测试...这次让我对他到时另眼相看了...
4. 动态测试
贝多芬 Allegro assai
交响乐的大动态,是考察一个耳机在全频相应下的音阶是否依稀清晰&分明,声场控制的不二之选.
在此阶段测试小米只能说让我大失所望.在全频响应下.在各种耳放推动下,音阶之间显得混乱不堪.就像一锅熬烂了的八宝粥.你分不出那个是红枣,那个是豆子...声场得益于半开放的设计.表现的中规中矩.但对于交响乐来说.宏大的气势.音部的分明都没有体现.
5. 响应速度测试
李姆斯基-柯萨柯夫 野蜂飞舞
这首歌曲很多人听过吧.好吧没听过的可以听听看....这首曲子主要考验耳机对音频响应速度.
此阶段到是不出我所料.由于经过动态测试我心里已有底.表现又是拖沓.这个用语言来描述....就像是一个图片.锐度不够.导致有点油画的感觉..
第四章 总结
如本帖标题所诉,对于小米这款头戴耳机,不溜须不拍马.按照HIFI标准评测....
1. 定位
此款耳机定位.不适于嘈杂地方使用.例如马路...火车站...因为此款耳机的半开放设计.任何噪音都可以从外孔进入.并且....小米同学你没做隔音处理.....
如图.只是用了一个加厚的防尘罩....你们敢不这样做么???等节后.我倒腾一下....就在音频单元周边加上一层薄薄的隔音棉...
所以此款小米头戴耳机适用于不提供音乐的咖啡厅.没人吵闹的办公室.因为他的噪音基本无法隔绝.本人就试过在清晨的马路上使用此耳机.就像把手机开了外放效果一样.不过我发现用这个耳机在这种请款下听相声到是挺好.因为你能听见后面5米开外驶来的电动车...15米内20迈行驶汽车的胎噪....12米外的鸟叫....一个字安全.两个字非常安全~~~~
2. 声音
四个字的评语.中规中矩.而对于HIFI而言也是四个字:望尘莫及此款耳机经过测试,声音明显偏暗.中音不明亮.高音粗糙.不知道调音师是不是德国人....此款耳机颇有德国韵味.适合哥特式音乐.应付普通流行也绰绰有余.而对于那种DJ 和各种HI的音乐我不得而知...因为 还没煲出来.低音没有完全打开.待后续吧...声音的表现只能算得上平庸.没有特色.好吧降低一下标准.不以HIFI来论.此款耳机在全频表现尚可.考虑到未完全煲机的情况下.低音下潜仍有提升的潜力,而对于那些1K5左右的什么魔声啊.什么一边一个B的耳机来比价格定位相当准确了.我也可以说.小米头戴耳机有足够的勇气秒杀这些耳机.而对于HIFI而言..没有可比性...所以说.声音对得起价格.可以HI但不FI.
综上所诉:
您是否需要此款耳机?
如果您使用环境稍有嘈杂.请不要选择.因为那不是享受..是折磨.不如小米耳塞2来的实际.
价格定位:
对于此款价格定位.看对比对象.还是那些两个B或者魔声这类动辄1K多的X声耳机绰绰有余.而非要扯上HIFI的标准....怎么说 综合体验呢尚未我200入门级的综合音色要好.但是毕竟那副耳机是高阻...在手机推动下却没有小米头戴音质来的爽快.
以上就为本人对小米头戴耳机的初步品色.如有错误请大家自我批评....
建议
1.考量一下隔音处理.后部使用隔音棉来最大限度上隔绝外部噪音.如果在大街上听此款耳机我只能说小米你在折磨我的耳朵....
2.3.5 to 6.5转换头.希望可以参考螺旋扣.目前这种直插直拔的设计在使用中一不小心就可能导致3.5端断裂.
3.线材希望进行对单晶铜的线材测试...一般在使用中线材使用单晶铜来减少音频损耗.插头镀金以减小接触点接触损耗.
4.如果可选我宁可可选一款黑色版...土豪金实在是太亮骚了.....不适合我这种喜欢低调的一个人欣赏音乐的...